2014-8-27 09:22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楼市的冷意已传导到土地市场。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20大标杆房企拿地单月额度连续多月锐减,其中4-8月连续5个月单月不足200亿元,最近3个月更是在百亿上下徘徊。保利、恒大地产等房企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现金为王”,会优先选择优质核心价值地段,加大一二线的投入。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向记者分析认为,受银行信贷紧缩、房贷利率高企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总体市场低迷不可避免,随之而来的是房企资金面压力越来越大。迫于资金面压力,量入为出成为各家房企的共识。 房企整体拿地减少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院长杨红旭向记者介绍,其统计发现下半年来土地成交同比减少。数据显示,7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为490 .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成交均价为54 0 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5.9%。 根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8月25日,20大标杆房企拿地单月额度连续多月锐减,其中4-8月连续5个月单月不足200亿元,最近3个月更是在百亿上下徘徊。截止到25日,8月20大房企拿地112亿。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则向记者分析认为,房企拿地减少,和三个因素有关。“第一、整个资金面收紧,无论是房企产品销售的资金回笼,还是对外部金融机构的融资,都发生了困难。第二,去年拿地姿态比较高,部分补仓力度已经较大,今年适当放缓也是策略。第三,对于未来市场的不明确,导致房企开始观望。” 此外,政府定价过高也是造成土地流拍增多、房企拿地减少的原因之一。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称,在去年楼市高涨的时候,开发商和政府都很乐观,从而推高了市场预计,地价也不断向上走。到今年整体市场下行的情况下,企业拿地的价格预期也出现了变化,而政府还是太乐观,底价定得太高,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 中小房企会“断层” 对于房企格局的变化,易居研究员严跃进向记者分析认为“一是大小房企有分化,二是大型房企内部也有分化,最典型的就是今年很多大房企销售业绩或盈利状况不如去年,而强者更强,在拿地、销售等方面优势更加集中。” 克而瑞广州总经理梁永光也向记者分析认为,未来大房企会越来越强,中小房企会出现“断层”。以后将是由大房企主导,而中小房企将会没落。 不少大型企业也表示,会针对全国范围内布局项目进行评估,对于布局不合理的城市、项目所在区域或板块存在供大于求状况、项目本身定位存在一定问题的将率先采取降价措施,通过降价清盘尽快回笼资金。同时陆续退出布局不合理的城市或板块,将回笼的资金投资到优势区域,再通过拿地换仓谋求下一轮市场发展机会。 梁永光认为,房企延缓拿地对后市的影响不大,“现在供应量大,短期内房企仍有存货,仍能继续开发。” 而对于未来的房价走势,不少开发商认为,悲观预计到明年开始会触底反弹,也有较乐观者预计认为,在今年金九银十,随着成交量上升的带动,房价有望挣脱低迷的泥潭,进而步入新的上涨空间。“如果有回暖的话会站稳。”梁永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