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高端访谈 查看内容
余治国:中国经济为何总是在土地经济中打滚

2012-7-18 09:19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摘要: 余治国,经济学者,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被称为“传统孝子” 多人以为航天事业是劳民伤财,没有意义。其实不然。神九上天,在经济上的意义重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被称之为第二海军部。原因无他,MIT与美国 ...

   

    余治国,经济学者,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被称为“传统孝子”

 

    多人以为航天事业是劳民伤财,没有意义。其实不然。神九上天,在经济上的意义重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被称之为第二海军部。原因无他,MIT与美国军方合作过大量军工项目。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自动化机床,最早就来源MIT与美军合作的项目。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也来源于美国军方的研发投资。神九这样的军事与航天的关键技术对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促进作用实在巨大。比如受,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比如卫星通讯导航、气象预报等;航天技术为传统纺织等10多个产业,研制生产了急需的工业工程控制系统、微机数控系统和其他各种仪器设备,为半导体、原材料工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遥望神九上天,我们不禁回想起当年的大明王朝那游弋于大洋之中庞大而技术先进的郑和船队。为什么明朝的郑和船队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拉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没有推动工业革命在中国出现?有人会说,因为中国自古爱好和平,没有对蛮夷小国实行殖民主义的企图,因此郑和船队仅仅是大明王朝在宣扬盛世,炫耀武力而已。也有人会说,郑和船队是明成祖为了联合中西亚国家共同对付瘸子帖木儿帝国的政治行为。还有人会说,北方蒙古残余势力的压力太大,明王朝不得不收缩战线,将财力转到北方九边防线。理由是千奇百怪,但却都未说到点子上。

 

大明王朝乃至于满清王朝之所以未能将千百年的技术积累转化为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社会严重依赖于土地经济。中国古代土地及住宅是典型的私有制,房产与土地之间的交易极为普遍。除了农业税之外,中国古代的房地产既不要缴纳土地增值税,也不要缴纳房产税。中国古代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是,人也可以当作私人的财产来买卖:不仅父母可以出卖自己的子女,男人可以出卖自己的老婆,而且债权人可以把债务人变为奴婢来抵债。奴婢们更是主人的私人财产,主人可以把他们买进卖出。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从事工业与商业的商人们在积累了巨大财富之后,既不愿意再进行产业升级,也不愿意扩大生产,而是将巨大的资本投入到土地与房产上。这些巨富家族本身就是商人、地主与官僚的三栖动物,在这三个角色之间可以自由转换。无论怎么转换,他们的财富最终总是要落实到土地与房产上。比如历史上有名的张居正在其担任内阁首辅执掌大权之时,就为自己的家族囤积了3万多亩的土地。他们本人与子孙后代变成了坐享地租收入的食利者。

 

在中国古代,债务人的妻子儿女即人身自由可以成为贷款抵押品。一旦债务人缓步上前,债权人就可以让债务人的家属变成奴仆与婢女,而那些略有姿色的女性则变成了小妾或妓女,眉清目秀的正太则成为狎玩的娈童。要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流行断袖之好的。这些奴婢还可以被主人转卖换钱花。此外,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青楼的妓女也是小妾的角色。而纨绔子弟玩弄妓女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所谓风流骚客嘛!士大夫、官僚、地主、商人本身就是一体的。古代青楼可不是现代普通人可以出入的低级色情服务场所(中国古代低级服务场所一般在土窑,很原始也很真实,所谓窑子这个词语的来源就是这么来的),那是达官贵人一掷千金的高级场所,相当于现在的娱乐圈。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消费开支。要注意的是,这些对于资本积累与产业升级来说都是一些无意义的消费支出。所谓富不过三代,很多地主、官僚兼富人家族的子孙后代往往将这些土地及其附属物,包括奴婢在内的财富转卖之后直接将资本消费掉。富二代、富三代挥金如土、奢侈浪费的败家子特性看来确实是自古遗传下来的难以改变的现象。

 

结果,中国古代的资本积累极为落后。19世纪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穆勒就观察到,中国的资金成本即利率在12%以上时,资本积累便戛然而止,而西方当时的利率通常在2%-3%这样的水平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代这种严重依赖于土地经济的社会经济只能不断在封建社会中打滚,始终停留在工业革命之前。即便有郑和这样的远洋船队,也无法开启中国的大航海时代,跟不要谈什么富国强兵夺取世界霸权之类的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举措了!

 

到了今天,我们的神九上天了,登月也翘首可盼,但我们的房地产泡沫与地方政府的土地经济能解决吗?如果解决不了像我们在《欧元必死》(中国经济出版社)中所谈的欧洲经济那样衰败而只能回归传统的土地经济,我们是否又会在若干年后的工业革命中再次落后,再次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吗?这个谜团谁能帮我们解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