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2 08:37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余治国,经济学者,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被称为“传统孝子”。
河南的《大河报》刊载了一则消息:2012年6月24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等6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刚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房地产信贷业务,支持群众购买首套房。凡家庭名下(含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无房产登记购房的均视为首套房,金融机构在风险收益平衡的基础上,原则上应给予基准利率下浮30%幅度内的优惠。
一般来说,人行和银监会是垂直管理体系,河南省地方政府无权指挥人行和银监会在地方上的分支参与发文的,显然河南的文件得到了人行总行与银监会的授权。换而言之,河南省的文件得到了决策层的首肯。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房产调控政策再次失败了呢?
让我们再来看一则消息。就在河南省的文件出台后的第三天,提交全国人大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各级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各级预算应当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按照规定程序征求各方面意见后,进行编制。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得隐瞒、少列政府收入,不得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收入的依据。”
这表明,继全面取消地方政府的预算外资金之后(2011年,约2500亿元原来按地方政府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各级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接受人大的监管,财政预算必将全面反映政府全部财政资金运行情况。通过财政集权来逐渐缓解地方财政对房地产的依赖性,同时保证地方融资平台造成的地方债务问题软着陆。
政府债务问题一向是各国的难点。在拙著《世界金融五百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一书中指出,无论是前苏联、美国或是欧洲,都未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尤其是欧洲的情况极为严重,我们的新著《欧元必死》(中国经济出版社)对欧洲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当悲观的预测。事态的发展确实在朝着我们预测的方向推进。
2012年06月25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宣布下调28家西班牙银行的长期债务和存款评级,下调幅度为1档至4档不等。穆迪表示,这些银行评级被下调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持续恶化的西班牙主权信用不仅会削弱政府支持银行的能力,而且对银行自身的偿债能力也产生负面影响;二是西班牙银行业对于商业地产的风险敞口可能在未来会造成进一步损失,而这将增加这些银行不得不寻求外部援助的可能性。
中国绝不能再成为第二个欧洲。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低头。土地归根结底就是资源,在世界资源争夺战中,我们决不能断送我们的资源。在债务问题上,我们决不能低头,向国际难题俯首称称。
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就看到了一种貌似两面派的做法:一边是决策层对房地产严格的调控,一边是地方上在决策层的首肯下不断进行政策的微调。这就像驾驶汽车一样,根据路况的具体情况,不断地对方向盘、离合器、油门、档位与脚刹进行微调,偏左了就像右边打打方向盘,偏右了就向左边打打方向盘,速度快了就踩踩脚刹,速度慢了就加加油门。其目的在于,要绝对保证汽车的方向不变,同事保证汽车速度变化在一个区间之内。房地产调控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认为,目的就在于保持震荡横盘的态势。
其实,现在很多地方的房价已经跌得非常厉害了,很多楼盘都是以40%的幅度下跌。不过这种下跌主要是以优惠酬宾的形式进行的。当然,整体来看,还没有达到40%这样的程度。所谓振荡横盘,就是房价在某个区间内不断地上涨下跌、上涨再下跌。通过地方动手让政策微调再结合舆论上的左右摇摆,制造一种恐慌的气氛,让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家庭消化掉规模庞大的存量房。
要注意的是,一旦存量房消化到某一个临界点,一次政策的大调整就要来临了。目前,重庆市主城区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已全面完成。按照住建部的要求,40个主要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将在6月底前建成并实现与住建部联网。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是限购令的替代政策。
在此基础上,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还将推广到265个地级市。完全建成后,系统将支持343个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31个省级公积金监管部门、287个城市住房管理部门、287个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共包含948个地方数据节点的数据。尽管全国40个重点城市住房信息联网建设因各种干扰因素并不太顺利,但是要注意的是“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成为“十二五”规划的“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个人、家庭甚至是某个利益集团与国家机器这样的大系统相比,其力量实在太微小的。以我们国家机器的强大力量,任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只可能被延迟,决不会被搁置。
这张房地产的大网正在越收越紧。通过种种手段,在几年内,巨大的存量房被消化,巨额的地方债务被消解,而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完成,那就是包括存量房在内的房产税(土地税)全面开征之日。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以房产税(土地税)替代地方融资平台成为地方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是必然的结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几年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到那时,靠多套房养老或者以为房产能保值的人,可能后悔也来不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