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楼市资讯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2022年总理报告,对楼市拿出了最大的善意

2022-3-7 08:12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摘要: 3月5日,2022年度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对于中国各行各业,人大会议的意义自不必强调。当然,对于房地产也很重要,它代表了这一年国家对于整个楼市态度的高度总结,值得我们对其中每个字细细揣摩。 首先,对于房地产 ...
    3月5日,2022年度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对于中国各行各业,人大会议的意义自不必强调。当然,对于房地产也很重要,它代表了这一年国家对于整个楼市态度的高度总结,值得我们对其中每个字细细揣摩。
 
    首先,对于房地产描述,是放在政府工作报告“民生部分”。对于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建立一个清晰的认识
 
    而民生部分,不但有房地产,还有: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治理。而民生定位的一个基础要求是什么?
    三个字——都要有。
    以教育为例,我国教育的基础制度是九年义务制教育,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国家要保障每个中国公民都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条件。当然,在基础教育都能享受的条件下,其他的差别可能很大。山区的贫困人口,大部分的人口,可能就是初中毕业。但是一线城市的孩子,大部分都能达到本科、硕士,乃至出国留学。国家的农村公立小学,不但一分学费不要,而且会给伙食补贴。
但是,一线城市的私立贵族学校,可能起步一年的学费都要10万元。所以,在中国所有纳入民生的项目,不但要“都要有”,还需要“分层次”。
    教育如此,房地产也是如此。这是未来我们思考中国楼市发展方向的一个基础出发点。
 
    好了,有了这样一个定位,我们就好说下面的分析了。对于房地产,总理今年是这样表述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虽然是一段,实际上房地产描述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房住不炒不说了,本身就是中国最大楼市宪法。要是哪天突然政府工作报告中,“房住不炒”被删除 ,倒是可以详细的分析一下。值得一说的倒是那一句“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新模式到底是啥模式,报告中没有详细描述。我倒觉得,很可能中国政府未来将打造一种类似于新加坡房地产“组屋 商品房”的双轨制。政府提供政策性保障房的兜底机制,而且保障机制可能也分若干层次。
底层是廉租房,中层是人才房,高一点是共有产权房,总之就是每个公民都要有自己可以居住的住房。这个“有”不是产权,而是“使用权”。
    这是一条轨道,商品房慢慢往改善走,往高端走,主要是中高收入群体购买,这是另一轨道。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房 中高收入群体的商品房,共同组成楼市的双轨制。
 
    第二层次: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三句话说的都是第一轨道的政策性保障房,都是老提法,也并没有新意。不过,对比去年关于保障房的说法,到可以看出一点启示。
 
    仔细看来,整整一段话,基本上全都在说政策保障房问题。“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切实增加保证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 “降低租赁租房税费负担” “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两年的描述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来,去年要在保障房上发力,而今年力度则不会像去年那么大,那么猛。只要平稳推进即可。为什么力度会减,我们一会儿回答。
 
    相较于第一轨道保障房的轻描淡写,第二轨道商品房这一次倒是浓墨重彩。
    第三层次: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三稳”说法,是个老提法,去年也在提,这基本上也成了除了房住不炒之外,国家最经常的说法。而“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无疑可以看做是一个对于商品市场鼓励性的说法。虽然很谨慎,虽然也在强调稳,但是谁都能看出来,今年国家对于整个楼市的正向态度。实际上“因城施策”,这四个字可以看成是国家对于当前楼市的一个温度计。写上这四个字,无疑国家想让市场升温。不写这四个字,无疑国家想让市场降温。
    因为,上面非常清楚,当楼市的大部分调控权交给地方政府之时,地方政府的行动导向。再加上今年的新提法——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共同构成了这三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房地产的商品房市场最积极的提法。
这同时也回答了前面提到的问题——问什么保障性住房要收力而不是发力。
    因为,商品房市场需要更多的需求被满足,不能让其浪费在保障房中。
 
    好,基本上可以肯定, 在2022年的上半年,对于楼市,尤其是商品房市场应该是一个春天。而且很可能是个多年未见的暖春。
开发商会得到更多支持,三道红线会被暂时雪藏。买房者会被支持,利率、首付将会进一步下跌。地方政府会出台更多的放松调控的措施,类似于郑州3月1日的大招,将会越来越多的城市出台。整个市场的热度,将被很大程度上激活。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来了,2022年会不会成为第二个2016。我想这个可能性应该不大,因为2021年年初楼市一片大好,到下半年一片萧瑟,国家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调控的有效性,及时性,并同时增加了自信心。
2022年,即使来一个“大阳春”,它也有把握让市场下半年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