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24 09:06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不要低估做饭这件事。”
聊到兴起之际,陈建熙兴致勃勃地描述着中式菜刀的6.5寸高,如何让人和菜交流的距离更小,菜被切得“更舒服”;以及他引以为豪“辣心不辣人”的灵魂面条。
不在语境中,或许很少人相信,此时陈建熙在回答的是关于房子的问题,而不是吃。
“但其实内核是相通的。”
做饭是一个人和心、和菜交流的过程,烹饪出的味道越喜欢,生活越有味儿。
房子当然也一样,好的住所要安全、自如、贴心,它一定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塑造,而是生活理想的还原。
在陈建熙的认知里,就像菜刀是人和菜交流的桥梁,房子则是“客户有需求”和“需求被满足”的桥梁和载体。
本质上,地产商是应该通过房子这个产品,给客户追求生活的空间。
但前提是听懂人心、人性。
这事,有门槛。
陈建熙认为,对企业来说,卖出房子是结果,但不是目的,只有解决客户的需求及欲求,才能最终从客户那里获得“货币选票”。
“客户都付得起钱,区别只在他是不是你的客户。”
想了一想,他举了一个例子,上海能花1000万买房的大有人在,就算周边小县城能花100万买房的也不少,而你做的产品,客户愿不愿意为你买单,区别就在于能否抓住会为你买单的人。
从看待产品到客户,到看待交易这件事,陈建熙都有不同于大多房地产产品人的思维。
而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天差地别的结果。
就像审视一家房企的产品力,较之楼盘哪些设计做的好,更重要的其实是这家企业的设计观念、产品系统价值链、以及表达语言。
简而言之,从“如何好卖”入手考虑设计,还是从“如何让客户愿意为此掏钱”考虑设计和配置?
在和祥生地产集团副总裁、苏宁皖区域总裁陈建熙的交流中,媒体得到了这道题的答案,也看到了祥生地产“产品差异化”的核心所在。
如何好卖:
实现客户主义、生活主义、人性主义、服务主义
当下的房地产,几乎每一家企业都会讲差异化。
而祥生的差异化,从“脑”开始讲。
相较于“拿地正确+周期正确=结果正确”的传统地产逻辑,在祥生的逻辑里,首先要做的是“意识的正确”。
陈建熙告诉媒体,如今房地产的本质是服务业,那么效益就需要来自服务客户。
产品生产的出发点,自然就不是“快修好建易回款”,而是服务于客户的需求。
这决定了后续的一系列动作。
如产品功能,就会瞄准客户的生活需求;产品设置什么配套、如何安排空间,就会围绕人心的追求;产品更迭,是为更好的生活想象而改变。
陈建熙举了一个例子,当下很多200㎡的大房子,能够做出浮夸的客厅、巨大的卧室,但“容不下”给男性一个1米见方的小便池。
并非不能做,而是没有意识到如此细微的需求,但这些“微不足道”的念想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个1平米不仅是对男性便利性的考量,更是对女性的一种尊重。
“真正的改善,不是房子面积多大、装修多豪华,而是对社交和亲情的改善以及对人心的尊重。”陈建熙说。
祥生面对再改客户的产品系“云境”,媒体就注意到,无论是空间中无死角照明、全收纳设计、社交私密空间等设计;还是服务里,从购房决策到交付入住、后期全生命周期的安排,都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精神。
尤其是祥生“以人文本”的“i系列”设计。
其中,i-sytle在创新户型阳台上设计了一个2.6*2.6米小空间,配备上下水及电,房间用途可以自行选择、多功能变化,可以做阳光房、花房、宠物房......还有在社区大堂设置的独立快递收发区,在垃圾收集点设置用水点等眼前一亮的设计。
据了解,目前祥生的樾系、府系、云境系、TOP系4条产品线,基本覆盖了“全周期、全地域、全龄段”,都可根据需求适配“i系列”(即i-color、i-twins、i-style……)。
“这些在行业内是独特的,目前没有正式发布,祥生每年都在不停做产品系刷新,在产品上是具备领先性和独特style的。”
陈建熙笑言,祥生是在适应市场主流产品的背景下,针对”空间、服务”的诉求满足,凸显着差异化。
而围绕居住环境、生活体验、亲情关怀的一系列措施,祥生产品也构成了独有的“聚能环”效果,最终满足人对生活的追求,它是亲情的聚能,是活力的聚能,也是生活的聚能。
“在我们的社区里有健康景观的规划,包括独立的健身场所、孩子安全的游戏场所,健康跑道、全龄段的活动场地等;我们希望带给客户的是:健康、安全和陪伴。” 在此基础上,从人性和人心出发,做系统价值链的综合研究。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发展绑在一起,用好产品带出高效益...
从人本意识、理论体系到经营观念、产品实践,正是全套的差异化探索,共同构成了祥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涨粉:
扮演“经纪人”, 提供好产品好服务
陈建熙是建筑设计出身,却早早做起了项目操盘的工作。在行业内曾经分管过投资、设计、成本、工程等多个条线,同时也兼任区域总裁,陈建熙在给祥生做产品时,用的全链条眼光,和很多产品官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视野。
在他看来,“搞设计的目的,不是完成一次交房,而是完成一次服务。”
地产行业是一个能够及时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行业,而且地产必将进入长期效益,而非短期利益驱动的时代。
而不断的自我革新,自我驱动,修炼内功,服务客户,做出好的产品来,才是祥生真正的产品内核。祥生投入更多精力在后续的产品研发上,提前锁定未来的“跑赢”机会。
陈建熙说:“我们一直努力于提供的是有温度的产品,有温情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有品牌稳定度和忠诚度,才能有更多有粘性的客户。”
保持产品迭代的能力、溢价的能力、服务的能力,正是这三项能力,保证了企业更多的产品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获得客户的“货币选票”,从而步入正向循环。
“所以经营公司其实就是经营客户,经营产品就是经营生活。”
陈建熙直言,带着经营的眼光去做产品,在企业销售房子的同时,使购买的客户能从市场获得更大的持有收益,而不只是交出去一套房。
站在这个角度,开发商之于客户,其实更像“经纪人”的角色,帮客户找到需求、发现需求,为其适配更好的投资,这才会让客户路转粉。
以祥生云境系产品为例,祥生联合知名设计师蒋愈、梁景华、韩冰、利征等,通过设计让不同的人在社区内感知光影的变化,看到构图的美感,从而创造了每个人对于场地个性化的感知可能性。
从客户的真实需求出发打造产品,从而总结出“丰盛”、“健康”、“自由”、“快乐”四大幸福基因,成功实现了产品设计与客群需要的紧密融合。
与此同时,以“幸福空间”、“幸福街区”、”幸福服务“等5重软性运营服务为基础的祥生“幸福Π”服务体系,也会在云境系产品中落地。
祥生云境的不断迭代所获得的成果,也使得陈建熙相信,在行业干一天,竞争、创新、颠覆就永远存在。
因此,他也要求,祥生的产品要保持已领先的“代差”。
这是陈建熙的执着——“祥生从来不讲排名第一,但在修炼和学习上,可以争取第一。要努力保持创新,保持对意见的寻求和修改。”
这是一个好企业的品质和它的自我修养。
有时候,竞争的胜利,来源于认知的胜利。
陈建熙身上,映射出祥生作为一家“长期主义企业”的远见,也看到这一家年轻的成长型企业身上,越来越浓郁的稳健与务实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