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9 16:41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房地产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说2018年是属于调控的一年,全国各地全年调控政策累计多达450余次,也有人说2018年是属于购房者的一年,因为从今年起,房住不炒不再是一句口号,它从方方面面落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回顾楼市的2018年, 从前年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到如今房价下跌的风口浪尖, 如何才能继续稳定市场? 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回顾 2018年房地产市场十大热门事件, 他们之中也许就蕴藏着明年房价走势的秘密。 1 调控政策松绑 调控政策松绑是最近最炙手可热的房地产话题之一,菏泽限售取消、珠海限购放松、深圳利率下调……全国多地频频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松绑,这的确不得不让人猜测——难道楼市调控即将全面解绑? 但很快,官媒发布辟谣文章,人民网称,微调不等于翻盘,变动不等于变脸,放松不等于放开。政策始终要保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在小编进行的调查中,有过半的受访者对明年调控走向持乐观态度,明年各地根据当地情况酌情放松限购政策或成可能。 2 因城施策 如果有真的有“理中客”,那么楼市调控一定算一个。专家多次表示,楼市调控不是“让房价降低”,也不是“控制房价”,而是保持楼市健康平稳运行,杜绝囤积炒房行为。 今年号称“最强楼市调控年”,许多城市都经历了“史上最严调控政策”。从各地的调控政策中我们不难看到,在坚持房住不炒底线的同时,各地方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深入人心,楼市调控更加人性化。 对于一些城市逐步微调政策,人民网评论称,各地因城施策,根据当地市场发展情况进行调整,既不抑制、也不刺激,使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政策逐步回归中性。 3 大力推动共有产权住房发展 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共有产权房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也预示了楼市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 共有产权住房,是指地方政府让渡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然后以较低的价格配售给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家庭,由保障对象家庭与地方政府签订合同,约定双方的产权份额以及保障房将来上市交易的条件,以及所得价款的分配份额,而房屋产权可由政府和市民按一定比例持有。 共有产权房因为没有谋利空间,避免了“开宝马住经适房”、“经适房抽签六连号”等乱象发生,根据个人经济条件,可以有不同的产权比例,真正实现房住不炒的目标。 据悉,近期北京、上海、福州等地陆续有共有产权房地块入市、申请受理开启。与以往的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不同,共有产权住房是一种有限产权住房,政府和购买者将共同分享土地和房屋的增值收益,也共同承担土地和房屋贬值带来的风险。随着共有产权房供应比例的增加,今后商品房供给结构将发生改变,从源头上控制房价畸形上涨。 4 楼市降温 在高强度、持续性、多维度的调控手段打击下,多地楼市无论是房价、地价、成交量、拿地量等都出现了遇冷的情况,楼市逐渐回归理性。2018年的金九银十,号称史上“成色最次楼市旺季”,有不少分析者称,2018年将成为中国楼市从热变冷的“拐点”。 而国人“买涨不买跌”的习惯,致使即便楼市遇冷,大部分人仍选择观望,这更导致了楼市近一步降温。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地方政府为对冲压力,“调控解绑”之声频起。 5 房企生存诚不易 在2018年楼市调控之下,房企生存问题进入了人们的实现。在以往的习惯中,我们往往会把房地产开发企业看作想当然的强势一方,但在今年“楼市寒冬”的背景下,众多房企开始改变战略,扎堆转型“求生存”。 当然,当市场出现重大变化时,企业改变的不仅是运营策略,还涉及到了团队人员配备。据悉,在此番房企变革中,不仅有众多房企高官离职,许多基层置业顾问、中介也掀起了离职潮。 房地产行业是个快节奏的行业,每个人都必须在市场中快速做出选择。 6 房贷利率提高 经历了2017年房价疯狂上涨之后,国家出台多项政策进行楼市调控,房贷利率上涨便是其中之一。全国房贷利率普遍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0%,对普通家庭来说,买一套同样的房子,要花更多的利息钱了。 与此对应的是,2018年下半年楼市走势转冷,房贷利率也有了松动的迹象。今年11月,全国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71%,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165倍,与10月份持平,结束了连续22个月的上涨趋势。对刚需购房者来说,2019年的购房环境是值得期待的。 7 人才争夺战 2018年,全国多个城市打响了“人才争夺战”。从放宽落户条件,到增加人才补贴,甚至直接给购房补贴和购房名额,各地给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优惠,许多城市都退出了“史上最宽松”户籍政策。小编不得不说,不少条件是真的很有吸引力。 可惜小编并不是人才…… 有专家直言,二三线城市在硬实力无法和一线城市相比的情况下,努力吸引人才无疑是一个明智的举措,而地产商们也看到了商机——老龄化与低生育意愿让以家庭为宣传点的房产企业举步维艰,但人才引进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毕竟楼市短期看金融,长期看人口。 8 棚改货币化叫停 棚改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许多老百姓的住房难问题,在国家探索的过程中,棚改货币化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方式。一方面有人把房价过快上涨的“锅”甩给货币化棚改,另一方面,安置房建设进度的迟滞导致许多人手里的“房票”成了空头支票。 201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商品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要尽快取消货币化安置优惠政策。住建部更要求严格把好棚改政策的范围和标准,严禁将棚改政策覆盖到一般建制镇。这些动作预示着,在棚户区改造规模逐渐下降的同时,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棚改而迅速火爆的三四线楼市,应当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 9 房价下跌 2018年在调控政策频繁出动的情况下,一线城市房价率先出现下跌,但因为一线城市楼市竞争激烈,并未引起人们的过多关注。但随之而来三四线城市也出现房价下跌的情况,业主围堵售楼部的现象层出不穷。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27日发布的11月《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中提到,“房住不炒”仍是新形势下住房政策的前提,房价下跌也不宜出台刺激性购房政策。应当继续支持首次住房,合理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对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买一卖一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应创造交易便利和给予税费减免。 10 房闹频发:同情但不合法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这些年,投资房产一直是个稳赚不赔的好买卖,最多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但当房价开始下跌,所有人才真正意识到——房子也是商品,也会符合市场规律涨跌。 没有什么买卖是永赚不赔的, 房子也不例外。 按照遇事“按闹分配”的“国情”,房闹新闻层出不穷,不少业主在房子还没交房的情况下,房子价值缩水几十万,内心意难平。小编在之前的文章里也说过,房企生存诚不易,普通家庭购房却也是倾其所有赌上了后半生的幸福,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只有双方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房企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2018年十大房地产热点事件 你猜中了几个? 后排有小伙伴提名房地产税改革、个税专项扣除等大事件,你心中的2018房产大事记有哪些呢?欢迎在评论区给小编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