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怀川动态 查看内容
焦作全力打造中原经济转型示范市

2012-2-20 16:37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摘要: 焦作古称怀川。自古以来,怀川大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杰。 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均传说于此。 这里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 ...
    焦作古称怀川。自古以来,怀川大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杰。
    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均传说于此。

    这里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阵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易经为灵魂的太极拳文化发源地。

    孔子、李白、白居易、“竹林七贤”、 韩愈、李商隐、司马懿、许衡、朱载堉等灿若群星的历史名人或诞生于斯,或在此游历,或隐逸仙居于此。

    厚重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孕育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焦作。改革开放以来,焦作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连年位于全省前列,工业、农业、旅游业齐头并进,城镇化发展较快,一个资源枯竭型的“黑色城市” 实现了向“绿色主题”的华丽嬗变,在全国140多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率先转型并领跑一方!

    如今,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一轮大潮中,焦作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把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绘出了今后的发展蓝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龙年伊始,怀川大地处处春潮涌动,350万怀川儿女开始了新一轮的奋勇搏击!
 

    咬定发展不放松  打造经济转型示范市


    今年,焦作市委、市政府把“十二五”的发展基调最终确定在加快经济转型上,即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


    过去几年,焦作社会发展存在着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要素制约加剧、城乡统筹发展任务繁重等困难,加快经济转型、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有利于发挥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密集紧凑优势,在中心城市带动、城市组团发展和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上率先突破,为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新型城镇
化提供示范;有利于发挥工业农业文化旅游业基础较好优势,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率先突破,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示范;有利于发挥资源枯竭型城市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在破解瓶颈制约、优化要素配置上大胆探索,为创新体制机制、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探索路子;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深化区域合作,在产业、交通、生态、要素等融合发展上开拓创新,推动中原经济区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而只有坚持创新发展、坚持统筹协调、坚持突出特色、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富民惠民五大原则,才能真正实现上述的最终发展目标。

 

    加快转型升级   努力建设“新型焦作”


    在今年年初的焦作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结合去年发展的经验,确定了“十二五”焦作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要素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化”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互动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新增粮食产量4亿斤,一、二、三产业比例为5∶66.5∶28.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以上,文化旅游业综合收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22%左右,形成基本完善的铁路网、公路网、能源网、水利网、生态网、信息网,城镇化率达到60%,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提升,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达到70%以上,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比重达到14 %以上,完成省定减排目标,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目标当前,重点在“转”


    加快城市发展转型,在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上率先突破;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突出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理念,以构建组团式城市为突破口,加快传统工矿城市向绿色生态宜居、文化品位高尚、现代元素丰富、公共服
务体系健全的现代城市转变,全面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基础设施水平、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人文素质,提升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形成“核心城市-城市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城乡架构,建设“大焦作”。 建设复合型核心城市;构建城市组团发展格局;推动中心镇建设;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融合高端集聚发展上率先突破。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突出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制造业服务业融合、新兴科技新兴产业融合、文化与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以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以技术进步为突破口,加快产业链条由单一线条向闭合循环转变,产业布局由分散向集聚集群转变,产品由初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终端消费产品转变,着力提高高成长产业、先导产业、文化旅游业比重,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拓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推进创新驱动。

微信扫一扫
楼盘全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