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15 17:30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曾几何时,学区房是最火的地产概念,对中国家长来说,没有什么比能让孩子上个好学校更重要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他们最殷实的期盼。尤其是在名校稀缺的城市,学区房就更显得珍贵。
正如一些房产中介宣传的那样,
学区房买的不仅是房子, 更是孩子的未来。 有哪个父母会甘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北京就曾有过“天价学区房”的拍卖纪录:一间11.4㎡的小破屋卖出了46万/平米的惊人价格。2014年起,北京市开始全面取消共建入学,所有学生都必须就近入学,虽然官方的本意是推行教育公平,但客观上却助推了学区房的诞生。
“天价学区房”实景
北京新政或宣告学区房时代结束
但如今,学区房的时代却即将过去。近日,北京市多地区同时发布了新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备受关注的学区房牵涉其中。
海淀区: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即2019年以后新买的房子将不再对应固定的小学,要实施多校划片。
丰台区:今年将在部分学校实行购置“二手房”房主子女多校划片方式派位入学,即“摇号入学”。
东城区:限制新购“学区房”的登记入学,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6月30日后取得的家庭,自2018年起该家庭适龄儿童将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安排入学。即六月底前未过户的学区房家庭儿童,扔按“摇号入学”分配学校。
政策导向明显,打击炒房决心坚定
北京作为首都,基本大大小小的政策都被列为首批试点地区,那么打击学区房的政策也会推行到全国吗?小编认为,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在“房住不炒”和“淡化学区房”这个大背景下,推进多校划片是大趋势。
即便今后可能仍然会存在少量“强势片区房”,但总体上说,房子逐渐回归居住属性,过去被媒体报道的“天价地下室”、“过道房学区房”将会逐渐远离大家的视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排除炒房的因素,家长花大价钱购置学区房的本意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这本无可厚非,但如今大多数家庭都过于强调所谓名校,却忽视了家庭教育。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拼尽老本,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输掉这场战役,让自己的孩子远远落在别人后面。
好的学校教出的学生未必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以身作则、有教育思维的父母,一定能教出优秀的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带给孩子许多受益一生的习惯,这是多贵的名校都无法给予的财富。
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或许不是学校,而是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