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16 08:38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昨日,北京各中介门店普遍下调了中介费。某中介门店表示,中介费已经从2.7%降到了2.2%。另一家门店透露,中介费则由2.5%降至2.0%。记者采访第三家中介门店则表示,中介费已经降至0.8%,比此前的1.5%几乎减少了一半。 某房产中介门店中介费由2.7%降为2.2% 昨日,某中介门店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中介费已经统一从此前的2.7%降为2.2%。以前部分优质客户可以优惠到2.2%,现在只要买房就可以享受到2.2%的优惠。 据了解,在此前的楼市火爆期间,该店实行2.7%的中介费收取标准,其中包括2.2%的中介费和0.5%的贷款担保服务费,2.2%是由2%的中介费标准上浮10%得来。 但在最严楼市调控背景下,楼市的成交量迎来了转折点。据北京市住建委数据,4月北京二手房住宅共完成网签16902套,环比减少35%,同比减少36%。某中介公司研究院的数据则显示,"3·17调控"政策出台的7周时间里,该中介公司成交量出现7连降,4月第四周的该公司成交量仅为调控前高峰水平的11%,整个4月共成交3145套,环比下降77%。 一名房产中介门店的经纪人表示,中介费其实各个店根据各自情况把握,也要根据房屋具体情况、总价,门店成交情况等等。在市场比较火爆的时候,一般是按照2.7%收取,目前楼市最严调控下楼市的成交量大幅下降,再坚持2.7%就很难留住客户了,在这种情况下,多数门店把中介费降到了2.2%。 昨日,记者就此向该房产中介相关人士求证。该人士表示,中介费的下调是各门店的自主行为,是一种优惠政策,此前这种优惠政策也一直存在。目前总部还未下发下调中介费的相关文件。中介费的调整涉及到成本运营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总部的统一决策。 中介行业已酝酿中介费降低措施 目前的二手房中介费到底是怎么定的呢?业内人士指出,两年前,发改委有一个地方性规定。比如北京,过去独家房源的上限是2.2%,一些非独家的大概在1.8%到2%左右,其他城市也有大概2%的规范。但最近一两年政策有所调整,现在只要明码标价,根据发改委的规定都是合理的。从各个城市来看,收费基本集中在2%到2.7%之间。 为何大家会觉得中介费高?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这与房价的绝对值高有关。一套300多万的房子,光中介费就近10万。另外,国外中介费一般都是买卖双方承担,分担了压力。但国内买房人不光是中介费,在买卖过程中所有的税费,在法律上需要由卖方承担的税费,现在基本上全部由买方承担。买房人会觉得中介费压力比较大。 记者从多家中介公司内部人士处获悉,中介行业以及各中介公司已经在着手研究中介费的降低和相关的改革措施 楼市新风向 尽管,本次部分中介门店下调中介费并不是全体中介从上到下的统一指令,但这个自主行为本身已足以说明很多问题。我们知道,中介作为楼市买卖双方的重要桥梁,作为房产交易(尤其二手房)的重要一环,作为楼市中对价格、交易量等数据最为敏感的团体,他们的动作往往有强烈的指向性。 中介,从字面意思理解,应该是没有偏见和侧重,对买卖双方一视同仁的,但是在实际商业社会的运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在不同的领域,中介还是有所侧重的。比如说,对于房地产中介,可能中介更偏向卖方一些。 偏向卖方倒不是说中介不为买房的说话办事,而是说从团体的利益结构看,从买卖双方心理的博弈看,地产中介可能天然和卖方走得更近一些。大致我们理解为,在地产交易的买卖博弈中,买房的人,中介,地产商(个人卖房的),是1对2的关系。 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中介和地产商可能会提高中介费(或者茶水费之类的),地产商会提高售楼价格,这种状况下,从心里层面来说,其实是卖房子的心理占据优势,类似于皇帝女儿不愁嫁。买房的人群,此时则处于心理的相对弱势,尤其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害怕现在不买,马上就会涨)怂恿下,会更加的焦虑和弱势。 当政府、银行的其他楼市参与方出面干预楼市的时候,又或者市场本身的调节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时,楼市的局面就会逐步发生扭转。 就像是现在这样,在情绪惯性的作用下,市场往往首先会出现最后的疯狂(北京市二手房年后的疯狂)。疯狂过后,面对调控进一步升级,市场中的参与各方,(这里特别指出投机分析和部分投资者,将被迫出清出局,这对于楼市整体气氛的冷却有重要作用),将不得不冷静下来。 慢慢的,当买房持观望态度的人群越来越多时,双方心理的博弈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买房将逐渐占领上风,卖方则开始焦虑和慌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