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6 08:43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 中国首个生活方式预制平台ELAB创始人蔡雪梅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随着重庆高净值家庭的快速增长,以及返乡置人群的加速回流,未来重庆人民对于高端改善型住房的需求将会增多,加上一线城市、其他经济发达城市涌入的外来人口对于重庆楼盘的面积和品质都有更高的要求,重庆楼市的未来发展潜力十分看好。 蔡雪梅说的这番话并非没有根据。 第一,重庆有很多令当地人自豪,外地人称道的东西: 火锅,美食,美女如云,中新重庆项目,两江新区自贸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 第二,重庆的加速开放崛起,正让重庆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连续三年,重庆经济增速领跑全国。2014年、2015年,重庆GDP增速连续两年在全国排名第一位。今年前三季度,重庆GDP总值12505亿元,增长10.7%,远高于全国平均6.7%的增速,再次领跑全国其他省份。 第三,这个新兴的直辖市魅力正在不断地增强。统计数据显示,重庆人口流入赶超京沪津。2016年,重庆籍从外地返回重庆人口11.1万人。 第四,重庆的魅力不仅在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有重庆楼市的洼地效应:去年年底至今,重庆楼市一直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有人直言,重庆是直辖市的地位,楼市却是三四线城市楼市的水平。 自2015年初以来,全国不少城市楼市一片火热,而重庆楼市得益于近年来独有的“治房经验”,形成了目前的这种洼地效应。 然而,一些重庆人不服,有20%以上的重庆网友认为,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重庆楼市未来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这种潜力不仅表现在人口净流入上,也表现在重庆经济的发展带来的高净值家庭收入的增长上。 据中指院西南分院数据显示,在政策红利和资本投入的驱动下,重庆高净值家庭数量的增长率约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 而且重庆楼市的洼地效应,也吸引了也吸引了不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部分沿海发达城市和重庆周边城市中的高净值人群来重庆置业。 目前,重庆市政府正在密切关注并遏制市外少数炒房者的炒房动机。蔡雪梅认为,重庆的房地产开发商更关注的是重庆本地人高端改善型住宅的需求,和重庆返乡精英的置业需求及愿意前来重庆生活和置业人群对于楼盘品质更高的要求。她认为,2017年“置业在重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西南分院的多个大数据显然能够佐证蔡雪梅的观点。 ![]() 重庆独有的地票制度 重庆的经济和天气一样火热。但是楼市却显得有点不温不火。而这正归功于重庆领导这几年“治房”有术留给重庆市人民的一个宝贵财富。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西南分院的领导介绍,一个城市的楼市运行情况,取决于当地的供求关系。重庆实施的“地票制”,使得重庆的土地供给十分的宽裕。 2008年,作为重庆市政府向国家提出的12项重大事项之一,“地票”得到了中央有关部委的支持。《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设立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开展土地实物交易和指标(即地票)交易试验”。 何为地票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院长、经济学家周其仁给出的解释是,“以耕地保护和实现农民土地财产价值为目标,建立市场化复垦激励机制,引导农民自愿将闲置、废弃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形成的指标在保障农村自身发展后,节余部分以地票方式在市场公开交易,可在全市城乡规划建设范围内使用。” 简单来说,就是先把农村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再置换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重庆征用土地面积1831.57平方公里,2014年为1475.88平方公里。而同期北京的征用土地面积仅为35平方公里和14平方公里。 据《光明日报》报道,截至2016年5月上旬,重庆累计交易“地票”17.7万亩。而地票制,每年可为重庆增加约14%的供地。 另一方面,重庆的保障房制度也走在前列。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底,重庆全市累计规划建设公租房总建筑面积4475万平方米、69.22万套,这约占住房总供应量的17%。预计到2020年,通过公租房和其他保障住房,重庆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将达到23.5%。 另一组数据显示,早在2013年,重庆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30平方米。而据统计年鉴,同年广州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为22.73平方米,上海仅为17.5平方米。 此外,重庆还是上海以外唯一征收房产税的城市,并且对土地拍卖管理严格,要求投标者预交高额的竞拍保证金。这样可以防止出现“地王”,杜绝开发商用极高的价格拿地,然后利用价值被抬高的土地作抵押,进行贷款。 上述一系列的现象决定了重庆在需求端显得并不旺盛。供给旺盛,需求不振,也决定了重庆的楼市表面看起来低迷。 重庆地价基本为住宅成交均价的1/3,与大部分参照城市一致,而溢价率却仅为5.98%,为十大城市中最低,低于其平均水平近15个点。这也好理解,为什么这几年重庆的楼市能够保持平稳运行。 五大变化预示“置业在重庆”非妄言 重庆发展源起于码头,码头文化在重庆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有着码头文化的重庆人,大多性子急。因而,关于重庆楼市处于洼地,也让不少人焦燥不安。实际上,重庆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一切都是在变化的。重庆楼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楼市低迷,对于拟在重庆安家置业的人群来说是一大福音,但是,楼市过度低迷,会与“房地产市场加快去库存”的精神相悖。 2016年,中央把楼市去库存作为首要任务,今年年初,重庆也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在2-3年内完成1000万平方米房屋去库存任务,今年,重庆房地产去库存的目标是800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重庆市共完成房地产去库存455.65万平方米。 中国指数研究院西南分院有关人士指出,在楼市去库存的指导精神之下重庆发生的几个细节变化:第一个细节,2016年3月中央发布文件,要求清理压缩现有的土地储备机构,进一步规范土地储备,随后重庆市出台了相应政策,将土储机构数量从72个缩减为41个,八大投资集团的土地储备职能逐渐被剥离,仅地产集团可代为执行市土地储备中心职能。 第二个细节:2016年重庆政府出台供给侧改革方案,明确规定两年内重庆市土地供应量逐年减少10%,大规模供地的思路或有所转变。 从这两个细节,可以看出,未来重庆楼市的土地供给将会大大减少,每年减少10%,就是2年后的土地供应仅为现在的80%。 第三个细节:2016年上半年重庆主城区土地成交总量同比下降近一半,而溢价率却提升至23%,为历史最高点。以量为主导的土地供给思路或将改为以质为主导。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土地成本在上升。 第四个细节:“一带一路”、成渝城市群等国家级规划的指导下,政策红利将逐渐释放,重庆尤其是主城区具备了向周边乃至全国集聚人口的能力。 据重庆移动发布的《2015年重庆市人口流动与五大功能区域发展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重庆净流入人口2.2万人,更加让人振奋的消息是:重庆籍从外地返回重庆人口11.1万人。重庆快速发展掀起了新一轮的返乡高潮。 《报告》显示,近4年,全市每年新流入人口均高于流出人口,出现“入多出少”的净流入状态,常住人口逐年递增。常住人口逐年递增。随着重庆经济发展、空间优化,重庆人才吸引力逐步加强。重庆媒体如此自豪地报道:《重庆这下霸气了! 主城人口呈净流入抗衡京沪津》。 ![]() 人口大幅流入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看好重庆楼市的潜力 这一点,10月14日,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与德国联邦工业联合会(BDI)共同举办的“中德企业家圆桌会”上对坐在她对面的众多德国企业家说的一番话也做出了很好的注解:“中国一些城市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在这些城市做投资布局的话,是不会有太大风险的。” 蔡雪梅持有同样的观点。过去重庆的楼盘大多数是刚需楼盘为主。在重庆人民解决了基本住房需求之后,未来重庆人民对于高端改善型住房的需求将会增多,加上一线城市、其他经济发达城市涌入的外来人口以及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对于重庆楼盘的面积和品质都有更高的要求,重庆楼市的发展潜力也在于此。 第五个细节:重庆GDP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领先全国,在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的双龙头带动下,中新合作也进入了实质性的推动阶段,去年在网上已开始热传“辞职去重庆”的话题,重庆的城市吸引力越来越强。 经济增长,吸引力加大,重庆人的收入也会增加。据中指院西南分院数据显示,在政策红利和资本投入的驱动下,带来了重庆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和私人财富的不断积累,其高净值家庭数量的增长率约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 ![]() 综上所述,中国指数研究院西南分院有关人士指出,相信2017年“置业在重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而,在北、上、广、深和一些沿海发达城市人们眼中的“置业在重庆”看起来也并非妄言。 ![]() 第一代天空森林城市作品 ELAB创始人蔡雪梅在接受采访时也十分看好重庆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她认为,房地产市场应该从需求侧的变革来解决房地产开发与供应的问题。她在中房协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说:房地产市场1.0时代是人与人连接的时代,2.0时代是人与物连接的时代,3.0时代是物联网时代,但是那个时代距离真正到来还有一段时间,在真正人和物连接的时代,客户和居者,产品和房子之间的真正产业互联的大门还没有开启。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将房地产和互联网真正结合,产业互联方面至少是走在最前面的。在房地产市场3.0时代。在重庆置业,就不单是在重庆买下了一个房屋那么简单,更是买下了一个超前的物联网时代,为自己定制一个未来的生活方式,对于买家来说就真正是物超所值了。 蔡雪梅说,她在和意大利米兰前副市长、“垂直森林”设计师博埃里大师探讨未来人居的发展时,博埃里多次谈到对于重庆的人居发展空间的看法,重庆的山城地形更适合建筑,特别是绿色生态建筑空间的发挥,有更多前沿性的人居理念与实践可以尝试。 “所以,我就把博埃里大师拉到了重庆,与洋世达董事长杨勇一起,在洋世达南滨特区的大设计框架下,发展出了第一代的‘天空森林城市’作品,共同探索未来人居的可能性,启迪人居发展的未来思路。这也得益于陈世民大师与杨勇先生在项目设计之初的绿色人居设计的初步想法,为‘天空森林城市’预留了进化空间。 相关链接:置业在重庆的十大理由 1、四大直辖市里置业压力小小 重庆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置业压力一直处于国内省会一线城市的末尾,所以成家立业,压力相对没那么大。 2、内陆唯一有保税港区 中国内陆唯一有保税港区城市,政策优惠多。 3、产品独具特色 山水园林之城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品牌开发商云集。 4、两江新区发展潜力大 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发展潜力大。 5、交通便捷 “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轨道交通相当给力。 6、落户门槛低 相对上海、天津、北京等一线城市落户门槛比较低落户方便。 7、公租房的建设 全国有目共睹 公租房建设量居全国首位,为中低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 8、美食、美景、美女三景合一 美食、美女、美景三者合一,对于男性,有美女,对于女性,有美食。居住于此此生何求。 9、中新政府间第三个合作项目敲定 重庆是区域中心,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金融还是产业,都将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10、重庆有望成为类似北京地位的全国十大中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