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十三五”规划将影响房地产 未来走向四大猜想

2015-10-29 09:29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摘要: 2015年,伴随着频繁的降准降息与多项房地产利好政策,楼市迎来了最宽松的政策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自去年以来持续下滑,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6%,住宅投资仅增长1.7%,创历史新低。一方面是持 ...

    2015年,伴随着频繁的降准降息与多项房地产利好政策,楼市迎来了最宽松的政策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自去年以来持续下滑,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6%,住宅投资仅增长1.7%,创历史新低。一方面是持续下滑的房地产投资,另一方面是地产新政迭出,高层稳地产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楼市未来的结局。一剂剂猛药之下,房地产仿佛产生了耐药性,不再像以往那样,立杆见效。

    一方面,房地产不再是香饽饽,近两年内多家房企高管离职,开发商叫苦不迭,多家房企宣布退出房地产领域,另一方面楼市在暖风吹送之下,出现量价齐涨的局面,“金九银十”成色还不错。在这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之下,房地产的未来更显得扑朔迷离。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讨论“十三五”规划。房地产能否在未来五到十年继续作为支柱产业,引发业内的广泛讨论和关注。“十三五”规划中,或许能够找到中国房地产的未来方向会在哪里。

    猜想一 房地产经济支柱地位略降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过去十几年间,也即是“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大力、快速的房地产建设阶段将告一段落。从房地产行业的大环境来看,高库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困扰行业的普遍问题,从中国经济的层面来看,增长动力不足,“弯腰捡钱”、“大拆大建”的局面将一去不返。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房地产市场走势、政府调控方式以及开发商购房者的心态,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未来,房地产业有望进入降速运行、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有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动力转型期和衔接期,房地产、制造业等“老引擎”动力在减退,新的动力将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出来。“十三五”期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房地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地位将会发生转变,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成为众星捧月的宠儿。

    猜想二 城镇化发展进程增速将放缓

    据人口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数量目前已经达到峰值,人口总量也将在2020年前后到达峰值。现在的住房已严重供过于求,在以后人口逐步减少的情况下,住房供过于求的程度只会强化。房地产市场也将不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依靠。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化率按照以往的目标达到70%以上,可能性将会降低。截至2014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根据规划,到“十三五”末期,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未来5年-10年仍是城镇化的关键阶段,但速度会放缓,并且峰值很有可能在65%左右。

    猜想三:房地产发展重面子更重里子

    在房地产高速发展的十几年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楼脆脆”、“楼歪歪”层出不穷,而城市因为扩张速度过快,导致整体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资源配置偏差等问题引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交通拥堵、上学难、暴雨里在城市看海等“里子”逐渐影响到了城市的“面子”。李克强总理说:“新型城镇化建设既重面子也要重里子。”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住宅质量、提升人居环境,将是下一个五年里,房地产行业必须遵循的形势和走势。

    猜想四:房地产税会在“十三五”中间推出

    房产税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每次都说着“狼要来了”,结果每次都变成了《狼来了》的故事。当前购房成本降到这么低的情况下,房产税的传言也让不少购房者一直保持观望。作为建立楼市长效机制中不可或缺的政策设计,时值“十三五”规划完成的最后阶段,房地产税再次成为下一个五年的税改工作重点。目前,房地产税的征收思路已经基本明确,相关部门也已形成了初步草案,但征收的具体执行方案还需调整。房地产税的推进工作迟迟没有公布进展,很有可能是源于征税环节的复杂,具体细节要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