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10 10:18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面对两会的火热召开,尽管未提房地产调控,但是关于楼市的提案建议却是相当常见。然而市民们最关心的仍然还是房价,房价房价你到底降不降,刚需们到底买不买得起房。 眼见优秀大学毕业生因无法承担北京高房价,且因户籍限制享受不到保障房福利,每月还要从工资中扣除住房公积金,不买房还不能提取缴存的公积金,让很多年轻人不得不离开北京。有全国政协委员提议,降低首套房首付款比例,让年轻人能够交得起首付,用住房公积金产生的收益补贴首次置业的年轻人,让年轻人还得起贷款。 但是,这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明了:第一,年轻人一定要急于买房吗?第二,降首付后,年轻人就买得起房了吗?第三,首付比例真的有可能降低吗? 五成以上的90后不买房 买房不如创业 先说第一个问题,按照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和国内网站的调查,深圳排名第三,为2905元/月。麦可思最新一期报告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三年后学历为硕士的人群(即本科毕业后三年时间内完成研究生学业并投入工作的人群)月收入为5792元,学历仍然为本科的人群月收入为5983元。 若要在深圳买一套80平、均价23000元/平的住房,需要184万,首付55.2万。以应届毕业生的工资算,需要不吃不喝15.8年才能付得起首付。若以本科毕业三年后的平均工资计算,需要不吃不喝7.7年才能付清首付款。不吃不喝不现实,买房也因此显得十分艰难。 对于多数90后而言,为了买一套房而让自己的生活立即陷入困境,在年轻的时候,这几乎是一件无法接受的事情。马佳佳曾发表观点称:“90后不买房”,看似佐证这一观点,但是,腾讯房产调查显示,56%的90后认为“有必要买房”。只是在年轻时若有钱,过半人更愿意拿钱创业,其次才是买房。更有90后网友直白地表示:“90后不买房,不是因为酷,而是因为穷,还有些是因为家里有房。” 买房从来就不容易 年轻时需努力奋斗 港铁房地产总经理梁秉坚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房价高是一个不能避免的状态,希望大家不要只是抱怨,而是要独立地规划好自己的目标,因为生活最终还得你自己去把握。奋斗有时很辛苦,但是最终你会发现,你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受到乐趣。”年轻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买不起房,但是你真的朝着这个目的就努力的话,你还是可以买到房的。 提前给孩子买房 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经理何倩茹表示:“我们认为,要给年青人可以买到房的预期,而不是毕业后就马上能买到房的想法。一直以来,人们都是奋斗好多年才有购房的条件。而现在,由于一些父母有钱了,也预期房价会上涨,再加上限购等因素,所以把小孩的购房提前,我们认为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 因此说到底,年轻人买房当量力而行,在一定的时期做一定的事,不必急于求成。 “首付低了利息就高了,买房的压力更大了” 再说,降首付真的可以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吗?何倩茹认为,有能力买房的,不降也买得起,相反,没能力的,降了也买不起。 中联地产二手房研究院总经理肖小平认为:“首付低了,月供就高了。事实上,首付家里可以帮,反而是月供家里帮不了。首付给少了,贷款就多了,要付的利息就更多了,压力更大。买一套房,除了房价、税费,购房者还要付巨额的利息——其实利息才是最大的负担。降首付对投资客是利好,但对自住客而言,并不算是好政策。”举例计算,贷款100万,以30年分期付款,购房者给银行的利息大概是120万。如果贷150万,给银行的利息差不多170万,利息比贷款额还要高。 政协委员说,“用住房公积金产生的收益补贴首次置业的年轻人,让年轻人还得起贷款”。这个建议看似也不错。这确实可以盘活住房公积金,但是真的能被用来补贴年轻人买房吗?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让天下寒士“尽欢颜”。 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有可能 但要看国家态度 面对“首付比例可能降低吗?”的问题,何倩茹表示:“为什么不是全额贷款,而是要付首付,这跟金融机构的安全性有关,不单单是房地产的问题。 深圳二套房首付比例回归六成不是不可能,要看国家的态度。去年第四季度已放开首套房的认定,所以(政府)如果想鼓励换房客入市,放松也是有可能的。” 肖小平则表示:“二套倒有可能(降低首付比例),但银行应当不乐意吧!”她认为,就全国来说,房价下行压力很大,就深圳而言,银行可能愿意降低首付比例,毕竟比较安全,但是“首付政策是全国性的,降低以后,若是出现哪个城市崩盘,那银行就亏大了。降息才是好政策,降息对买了房的人来说,心理影响是:买房的人多了,房价会涨。所以心里会很开心。” 相关新闻: 房产限购该不该取消? 说起限购,当时的初衷只是政府为了抑制房价的手段,然而如今各大城市都开始取消限购了,甚至央行也频频动作想要拯救楼市,那么限购还有多少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另一方面又“误伤”了大量刚需和改善性购房者。随着房价上涨势头放缓甚至下行,限购到底还能发挥多大作用,是否应当全面予以取消?两会代表委员对此展开热议。 限购该不该全面取消 “从目前情况看,限不限购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如果使用其他手段可以将房价控制在合理区间,那么限购就不是唯一选择,完全可以放开。”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说。 以北京为代表的这一轮限购已实施近5年,最多的时候,全国有50多个城市加入限购行列,具体做法基本都是限制家庭购房套数和外地人购房。然而,截至目前,除了北上广深和三亚,全国大中城市基本都已经放开限购,一些银行对二套房贷首付也调低至三成。 “主要原因是调控效果已经显现,供求关系也趋于稳定。”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房地产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市场基本恢复均衡,放开限购不会对房价造成太大影响。” 在蔡继明看来,限购会误伤一些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特别是“一刀切”地对外地人限购很没道理。“如果不许他们买房,是不是也应该不许他们租房呢?有许多人确实在这个城市工作生活,确实需要稳定的住房,那么就应该保障他们的居住权。这对促进经济繁荣、防止人才流失都有好处。”蔡继明说。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副经理朱良玉对此也颇有感慨:“一线城市的限购确实会影响到一部分人自住购房需求。我身边就有很多非京籍人士,在北京拥有稳定的工作,却因工作不足5年无法买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房价上涨。基于一线城市房价过高、一度投资投机旺盛的情况,限购也是权宜之计,短期内是否放开应谨慎考虑。但随着市场调节机制的不断完善,限购应该尽早退出历史舞台。” 取消限购是否等于政府“救市” 2015年打算购买婚房的北京市民张小姐对取消限购很担忧,她觉得这是政府出手“救市”“托市”,甚至有意“哄抬”房价。对此,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取消限购和房价调控并不矛盾。适时取消限购是为了保障购房者的公平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更好发展。 在全国政协委员、海南奥林匹克花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川建看来,限购不是调控楼市的唯一手段,也不是解决城市承载难题的魔杖。市场的事情就应该交给市场,伴随不动产登记的实施和相关税收调节,每个人的合理购房需求有可能得到满足,楼市也是可以健康发展的。 限制投机“炒房”是关键 取消限购之后怎么办?多位代表委员建议,通过提高税收对高收入人群的住房消费进行调节,防止“囤房”“炒房”,是遏制高房价过快上涨的关键。 蔡继明表示,一个正常的房地产市场就不应该限购,而是各种购房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买别墅也好,买多套商品房也好,都可以实现。政府的作用就是当市场失灵时进行调控。一方面是保障最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实现居者有其屋,比如动用公共资源兴建大量廉价保障房。另一方面要通过税收等手段对高收入阶层的购房需求进行调节,防止过度投资投机,比如提高多套住房购买者的契税、所得税等等。管住了高低两头,中间的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在美国买别墅很便宜,但是很难实现低买高卖,原因就是卖的时候税特别高。中国人想去‘炒房’价格都炒不起来。”蔡继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