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2015楼市的各种“期待”“去行政化”是方向

2015-2-15 10:01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摘要: 据了解,一项在全国被执行了10年的楼市政策,正 在从部分地区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楼市的“9070”政策。此政策是指,2005年为调控疯狂上涨的楼市,国家9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六条”,其中 明确规定“套型建筑 ...

    据了解,一项在全国被执行了10年的楼市政策,正 在从部分地区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楼市的“9070”政策。此政策是指,2005年为调控疯狂上涨的楼市,国家9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六条”,其中 明确规定“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房型比例不低于70%”的政策,此后长期执行。

    四川住建厅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过去“90平方米以下房屋,须占全市或某项目建筑面积70%以上”的规定,将被中止。“调整"9070"政策有利于优化产品供应结构,满足市场需求。”

    事实上,取消“9070”政策呼声由来已久。有业内人士认为,“9070”政策人为造成大量90平米以下房源的供应,导致市场该面积段产品供应和存量过 大。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土地价值的浪费,让本来更适合做更高端产品的土地资源被迫做成刚需产品。此次“9070”政策取消,将推动开发商根据市场需求来做 产品,促使成都乃至四川的产品供应结构更加合理,并有效减少90平米以下产品的积压。

    在目前“去库存”的重压大背景下,自去年以来,中国楼市的政策环境已经在逐步发生变化。我国楼市进入调整期,地方政府纷纷松绑楼市政策,调控也逐渐淡出了政府的决议内容。中国楼市迎来“新常态”。

    地方频频救市“去行政化”是方向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已公布或预告2014年年报的73家上市房企中,业绩下滑的超过一半。业内专家认为,由于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房企利润下滑已经成为趋势。

    受宏观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局面的影响,地方财政也因此受到牵连,财政收入下降明显。因而,2015年一开始,各地政府就纷纷开展救市动作。

    根据四川住建部门部署,目前四川正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楼市去行政化,计划将去年只有10个左右的市、州出台的楼市“微刺激”政策推广到全省绝大多数市州。

    1月21日,资阳市公布了楼市“20条”措施。其中包括稳定住房消费,涉及税收金融、棚改货币安置、住房公积金、首套房认定标准等多方面。即日起执行,有效期一年;眉山

    市对在城区购买商品房给予每平方米60元的补贴;广元市对房展会期间的购房者,给予契税税率1至1.5个百分点的补助;遂宁市放宽开发企业城市建设配套费等规费缴纳时限。

    无独有偶,近期厦门全面取消限购、福州回购商品房转为安置房。海南省正按照“一升一降一优”的要求,增加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降低纯商品住房比例,优化房地产空间布局,并抓紧研究出台产权式酒店管理暂行办法,推动海南房地产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浙江绍兴提出于2月15日起,除了对购房人有一定补贴和优惠外,对房企也有大力度税费减免。绍兴市表示,自2015年2月15日生效之日至2015年 12月31日,市民买房所缴契税地方留成部分将给予补贴。此外,对于开发商,放宽土地出让金支付期限,地下空间用于建停车场不再收取土地出让金。

    绍兴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各执收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将按照“可取消的予以取消,可归并的进行归并,可优惠的给予优惠”的原则,研究提出相关处置意见。

    截至目前,除了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三亚5个城市仍存限购政策外,其余几乎全面解除。

    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工作会,8年来首次在新一年工作重点中未提“房地产调控”、“限购”这两个关键词。截至2015年2月9日,内地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发布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及房地产的有20个。20份工作报告中,“调控”、“房价”、“限购”、“限价”等词汇 “全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分类指导”“稳定住房消费”“市场调节”。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说明地方政府对楼市的调控逐渐走向理性,意识到房地产应该更多地通过市场来调控,也就是“去行政化”的过程,“这是一种进步,是一个好现象”。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 长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以往通过房地产刺激经济的传统做法将出现变化。房地产行业发展到当前阶段,已经累积了一定的风险,尤其是三四线部分城 市,鬼城、空城频现,对实体经济无益处,如今需要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新兴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房地产行业从高处平稳降落。

    韩长吉表示,2015年对于楼市的管理,会坚持“分类调控”的方针,对于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楼市限购还将执行,而其他地区则拥有更多的主动权,逐渐破除原有的楼市政策,转而鼓励住房的销售。中央掌管大局,地方拥有主动权。

    那么各地纷纷“去行政化”是否会带来“一放即涨”的连锁反应呢?韩长吉认为,不会发生“一放即涨”的情况。之前政策频频出台是为了抑制疯狂购买行为,如 今楼市库存较大,宏观经济承压,投资、投机住房者减少,真实住房需求也受到抑制,政策放开也难以在短期内改观楼市行情。

    “去库存”仍然是市场主旋律

    2014年,中国楼市步入深度调整期,前三季度,楼市低迷,房价持续下跌。由于这一走势,各地施行刺激楼市的政策,央行降息,原本萎靡的楼市开始兴奋起来。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较10月份有所放大,楼市在年底呈现出翘尾行情,成交量大幅走高。

    向好的楼市发展会提振人们对楼市的预期,但是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宽松货币政策有望为今年的楼市带来利好,但不容忽略的是,房地产调整本身有一个周期,不会那么快触底反弹,楼市也将会和宏观经济一同延续下行趋势。

    万科北京区域首席执行官毛大庆曾向媒体表示,人口红利拐点、城镇化降速以及社会总库存难解决,是中国房地产无法避免的三大问题。因此,在资金压力下,2015年房企将在淡出大开发模式的同时,降价回笼资金以消库存现象将更加突出。

    同策咨询通过监测2014年12月份36个大中城市存销比指标,发现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回落至合理区间,但是,库存压力仍然较大、市场去化周期在15个月以上、市场基本面表现欠佳的城市仍然占到大多数城市。

    据国家统计局显示,2014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6%,创历史新高。专家认为,目前行业供过于求的基本面并未改变,“去库存”仍将是2015年的主旋律。

    无论是四川取消“9070”政策,还是海南调整房地产各类物业的比例都可以看出,继在去年6月去限购、去年9月去限贷之后,今年的第三轮刺激政策逐步转向于调结构去库存。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去年底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2014年及时调整了限购、差别化信贷等方面的政策,2015年要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运行中 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地区间的差异,跟踪市场走势,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专家认为,这就是意味着2015年去库存依然 是楼市主线。

    2015年楼市步入新常态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韩长吉认为,2015年楼市以去库存为主题,需求动力不足的问题将会显现出来,这与宏观经济走势也有很大的关系,市场有通缩的风险,经济增长乏力,房地产也面临较大的压力。

    展望2015年,有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将进入低速运行的“新常态”。首先,房地产投资增速会下滑,开发企业加速去库存;其次,成交温和上涨,房地产收益难以出现大幅上扬。

    某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10564元/平方米,环比微张0.21%,这也意味着,百城住宅平均价格结束了环比8连跌局面。

    对此,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认为,房地产市场将再度迎来政策市。但她指出,此轮政策将与过去不同,将是在新常态下的变革。因此,不会带来巨幅波动。

    韩长吉表示,为了保障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前行,国家或将通过降息降准来提高资金流动性,为行业提供资金支持;公积金、户籍制度放宽以及城镇化建设均对楼市有利好,也是政策救市的体现。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尽管现在大势低迷,但部分龙头房企,则表现出了较高的成长。

    华夏幸福日前公告,公司2014年实现销售额512.5亿元,销售面积581.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37.0%和66.3%,超额完成500亿元目标。

    万科发布公告称,2014年全年,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806.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人民币2151.3亿元,分别比2013年同期增长21.1%和25.9%。

    全国总体销售量出现了下降,但龙头房企则普遍销售增长,这意味着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间继续受到压缩。

    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在金融机构非标业务整体收紧,大型地产商的融资渠道较多,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企业评级董事王颖表示,非标渠道融资占比不超过1/3, 影响相对较小,而中小型地产商则没有这么好的融资条件,这样的收紧趋势,使得小型开发商很容易出现债务违约情况,导致银行向大型开发商倾斜,加速市场分化。

    有专家认为,中小型房企普遍贷款受限,融资成本较高,大大加大了倒闭的可能,2015年中小房企倒闭、破产以及并购也可能将会成为一种新常态。“时间成熟的时候,存贷款利率可以完全放开”

    北京晚报:近日来,经济政策层面有所动作,如《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未来一年里,还有哪些层面可能成为政府的重点改革对象?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我们说存款保险是金融改革的前提,《存款保险条例》目前已经开始讨论了,相信出台的时间不会太远了,所以说金融改革的步伐还会加快。

    首先,存款保险主要是针对银行领域的,所以进一步的动作,应该会加快放开银行的准入门槛。随着近期几家民营银行的建立,我们会进一步收集民营银行建设的经验,并批准更多的民营银行建立。

    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会加快纵深化推进,近期央行降息,给利率市场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把利率市场化的范围继续加大,直到时间成熟的时候,存贷款利率可以完全放开。

    发展资本市场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解决一些高科技类的、高风险的企业融资需求,仅仅依靠银行肯定不行。从风险和收益相对应的原则来看,也需要一些股权投资渠道的建立。从近期股市上涨来看,中国投资者对于好的权益类产品,需求量还是很大的。那么未来我们要降低金融市场的准入要求,不能什么企业都排队审批,要研究资本市场从审批制转变到注册制,来推动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上市融资。

    与此同时,我们要继续支持和引导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形式的发展,这些金融形式相对于传统金融业来说,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等方面有独特之处,所以我们在防范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下,要积极地引导其健康发展。

    “如果GDP是增长7%,那货币政策也要瞄着7%去打”

    北京晚报:年末,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放水”的传闻也屡次传出,这是否意味着未来一年里,我国货币政策将转向宽松?

    郭田勇:在我看来,央行降息是“适应性调节”。不要独立地去讲货币政策是宽松还是紧,要把它放在当前的经济情况来说。

    现在经济增长率明显比以往低,物价水平也比较低,那么我们现在这样的货币政策,就不能叫做“宽松”。但如果现在的货币政策,放到前几年的经济情况下,那确实是比较“宽松”的。我更愿意把现在的货币政策,称为一种“正确的策略”。

    所以明年的货币政策,还是应该审时度势,要针对当时的经济状况,相机抉择,要随时调整。同时货币政策的制定,也要参考中央对于未来一年经济发展的总体性要求。比如目标是增长7%,那货币政策也要“瞄着”7%来打。我曾经讲过,经济增长还是要来自实体经济,而不是依靠货币刺激的方式;但我们也不要让货币政策拖了经济增长的后腿。

    “增加消费税等税收渠道,减免税外收费”

    北京晚报:明年将是新一轮财税改革的重要时段,具体会有哪些任务亟待推进?

    贾康:在预算管理上,中央财政将会采取三年滚动的形式,并提高财税透明度,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也就是说,不再承认任何预算外的资金,所有的政府财政都要进入预算体系。预算包括四个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协调的部分,即公共收支预算、资本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基金预算。另外,对透明度会有具体的要求,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将在细致程度上进一步加强。

    在税制改革上,将继续推进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六大重点税。例如,煤炭资源税已经在12月1日正式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这个资源税还会考虑扩大到其他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同时,“营改增”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按照时间表,2015年底预计实现全行业覆盖,这也是贯彻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

    在优化调整中央地方体制上,需要理顺事权,划清财权,逐步推进“乡财县管”和“省直管县”两个层次的“扁平化”改革。

    张广通(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有国务院批复的财税改革总体方案里,财税改革的主要任务应该说已经说的很明确了,现在则是如何推动、何时推动的问题。

    明年的最大亮点,我认为还会是营改增的继续推进。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按照原先的设想,希望在“十二五”结束之前,把营改增扩展到位,也就是在未来一年里,营改增会有幅度比较大的进展。

    营改增改革涉及到多个行业,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提高企业的积极性,采取了一些优惠的税率,实际上就是减了税。反映到财政收入上,就是减少了财政收入,这也就进一步影响到财政预算。

    那么从税制改革的角度讲,还需要增加一些税收渠道,其中一方面就是消费税。消费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时在流转税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主要是为了调节消费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例如烟、酒这些消费品,我们的税率与欧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还有一些增税空间,这也与我国加大控烟力度的政策是相呼应的。

    增税不是单纯地加,在增税的同时,要减免以往收取的一些“费”。例如我们在提高燃油消费税的同时,也取消了成品油价格调节基金等税外的费。应该说“清费立税”是我们税制改革最有潜力可挖的地方,跟我们简政放权、减少审批项目的大方向挂上钩了。

    “房地产税这个锤子还没落下,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降温了”

    北京晚报:房地产税也是税制改革中的一项,目前进行到了哪一步?征收对象如何确立?

    贾康: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实际上就是要有一个审批通过的法律文本之后,按法律规定来执行。从时间表来看,2015年和2016年是非常关键的两年。立法一旦在人大启动,就会征求社会各方意见,我们老百姓可以积极参与,反映自己的想法。至于征收对象,我曾经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态,房地产税的改革方向早已锁定,在基本思路上要明确调节高端,而不是普遍征收。

    张广通:房地产税的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从目前来看,我觉得已经到了推出房地产税的好时机。

    首先由于通货膨胀率下降、政府大力反腐等因素,可以说房价上涨的问题得到了抑制,房地产税的推出阻力有所减弱;其次房地产登记系统等平台的建立,乃至中纪委对官员财产信息的核实,都是为这个事情打基础。

    因此我们要加快立法速度,但客观地说,由于房地产税是针对房地产一揽子税的整合,工作量还很大,全国性的产权登记平台还没有建成,“查房子”的机制还未完善,我认为房地产税在明年还解决不了,估计到了“十三五”的前两年,房地产税就可以推出去。

    虽然说房地产税这个“锤子”还竖着,没有落下,老百姓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降温了。

    回望

    近五年,开会都说啥……

    2009年 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会期: 12月5日至7日

    经济工作任务: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2010年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会期:12月10日至12日

    经济工作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

    2011年 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

    会期:12月12日至14日

    经济工作任务: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012年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会期:12月15日至16日

    经济工作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2013年 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会期:12月10日至13日

    经济工作任务: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防控债务风险。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