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7 10:13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11月14日,远洋地产联手京东金融打造的房产众筹项目第二波来袭。其具体内容包括:11元筹9大城市购房首付款以及5000元筹12大城市折扣房资格。而在此前的11月11日,远洋地产联手京东金融推出第一波房产众筹项目“11元筹1.1折房”,引发业界关注。当时,由于参与者支付的11元最终可返还,因此被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只是营销噱头,而非“真众筹”。 为促销,玩众筹?众筹买房纷纷“出炉” 房企拥抱互联网,甚至有了一丝娱乐精神。今年的“双十一”,一则优惠信息刺激了许多人的神经——京东金融众筹平台与远洋地产推出“十一元凑份子得房子”的活动,京东金融“小金库”或“白条”用户支付11元就可参与1.1折购房的抽取资格。然而,远洋与京东合作并非众筹买房第一家,龙湖、万科、方兴等房地产公司都与互联网金融平台联手推出相关众筹项目。对购房者而言,他们只需花费少的钱便可享受大的优惠——少则一两万元,多则数十万元;对投资者来说,众筹买房可以获得高达50%甚至80%的年化收益率。 从11月初开始,万科就在天猫商城开辟了“双十一”购房专区,旗下108个项目参加了活动,优惠幅度大多在9折左右。11月3日,方兴地产也启动了“11·11光盘节”活动,在全国11座城市22个项目推出4400套房源,据称总优惠金额达3.3亿元。 而无论是京东金融还是淘宝的支付宝,这类网络金融也均瞄上了多金的房地产行业。并且野心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展示平台,而是意图在房产金融合作方面打开更大的空间。例如买房往往需要银行信贷的支持,但审核周期长、手续麻烦等问题也如恶魔般相伴。而京东的白条业务和淘宝的支付宝业务则都将房产信贷视作下一个可能入手的利润点。 纵观房产公司推出的房产众筹项目,优惠少则1万元至2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着实令不少有购房需求的人为之疯狂。虽然看似房地产公司“大出血”,但是在前述业内人士看来房地产公司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对各个企业而言,众筹买房只是一种尝试,现在仍是以传统销售方式为主,这个只是创新应用。如果效果好也许会坚持,如果效果不好恐难坚持。现在企业都在拓展销售渠道。”同时,他表示,据他从万科了解到,众筹一套房的优惠幅度平均在3万元-5万元,“实际上折扣就是减少了一些中间的费用,比如现场营销人员的费用,然后把这个折扣给消费者,一般就是几万元。” 高回报,玩众筹?其实你未必能买到房 但是市民对此是否认可?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多数郑州市民对此新生事物并不太了解。“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收益较低,但是有明晰的收益率和投资期限,而且也有保障,万一这房子卖不出去,我的投资岂不就白费了。”但也有一些年轻市民表示可以尝试新鲜事物。 某在售楼盘营销总监表示,房产众筹实际上是开发商的营销手段。“开发商拿出一套房子做众筹,牺牲一部分利润,依靠众筹投资人做网络营销,将位置偏、户型差的房子卖出去,既做了营销推广,又消化了库存。”还有专家指出,房产众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众筹,而是一种“卖房噱头”。“虽然此类众筹更加倾向于投资理财,但是开发商的积极参与是其关键的推动因素,其目的仍然是卖房。房企不会无缘无故让利,更多的是借助金融、网络来让更多的人参与,实为扩大销量服务。”对此,万科总裁郁亮也承认这一点:“目前,对于开发商而言最大的难题就是找客户,如果众筹效果理想,也会推广到其他城市。” 但是郑州也有开发商表示暂不敢接招,需要关注接下来的效果。卖房时的沟通成本及后期纠纷的处理问题,或将成为制约这种新模式推进的主要原因。 有业内人士提醒,房产众筹参与人数众多,一旦产生纠纷,众筹发起方、开发商和买家之间极易形成利益同盟,进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投资人投资前应确定所投资的资金是由权威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的,并且时刻关注资金的安全和动向。“由于房产众筹项目都是线上公开进行的,是对未来的投资,所以平台的资质很关键,对房产项目的信息披露是否准确,各项描述是否真实是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关键。另外,虽然项目表面看都没有损失,你可以拿回本金,还能有回报等,但房价的涨跌其实是不能保证的。” 由于众筹模式在房地产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各种类型都存在潜在风险,其中最重要的风险就在于房地产市场的涨跌。房价上涨时,开发商是否愿意履行之前的合约。房价下跌时,购房者同样存在违约风险。这需要一整套制度约束。 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当前众筹优惠的房源,虽然折扣较大,但往往供应的数量极少,除非开发商放弃利润,下大力气促销,否则即使有网络金融支持,也很难做到普惠。因此,众筹买房可以抱着娱乐的心态去碰碰运气,但真正急于改善置业的买房人,未必能等来众筹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