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8 10:02发布者: 焦作房信网
【年底冲量催热楼市“暖冬” 中小户型更受青睐】 正当寒冬季节悄悄来临之时,楼市却迎来了阵阵暖意。据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数据,刚刚过去的11月,无论是新建商品住房还是二手房,成交量增幅都超过4成。谈及原因,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中国市场与不动产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京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调整、央行降息等一系列政策陆续实施,降低了购房者的入市门槛和购买压力,央行降息也为贷款购房者减负,都促进了刚需及改善型需求的陆续入市。 【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将试点保障房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住建部初步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特大城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方向,试点范围定于租赁性保障房,持有型商业不在试点范围中。“十二五”期间,我国目标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廉租房和公租房占40%,预估总成本超过2万亿元,但目前相关资金来源仍然延续了过去政府项目建设的融资模式——以外部借款、尤其是银行贷款为主,压力较大。 【业内:不动产登记只为划清物权归属 对房价影响很小】 今年以来,不动产登记相关工作进展较快。3月,“不动产登记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明确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5月,经中央编办批复,国土部挂牌成立不动产登记局。8月,不动产登记局“三定方案”印发。9月,《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公开征求意见就已结束,并在进一步修改后上报高层。11月28日,中央编办已批复同意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更名为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 【北京自住房尾房向社会原价销售 五年后方可上市交易】 从市住建委获悉,元旦前后还将有近万套自住房公开摇号销售。目前出现“尾房”的自住房,大都位于远郊区县,其销售政策已明确,首先进行二次选房,让所有未购买的申购家庭再选择一次;如果还有剩余,则采用普通商品房的方式,由开发商面向社会公开销售。公开销售时,剩余房源须按原价格销售。 【燕郊困局观察:低价光环下 难掩楼盘多重硬伤】 近些年来,紧挨北京的地理优越性与时时搭乘政策利好“顺风车”,使得燕郊一跃升级成北京边郊地区最热门的置业板块。相比北京市内的其他区域,燕郊拥有一种“栖息北京”与“低价置业”的底线平衡优势,令无数“北漂”趋之若鹜。 【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惨淡 一线城市又有钱了】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市的土地出让金高达4692.9亿,离2013年5245亿的历史纪录只有咫尺之遥。而随着12月土地市场的继续升温,刷新这一纪录似乎毫无悬念。“大家还是看好一线城市。”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这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也指出,开发商正在逃离三四线城市,而投资回报率高、风险相对较低的一线城市成为其资产配置的重点。 【一、二线楼市逐渐走出低迷态势】 昨天,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了《11月份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报告》。报告指出,11月,全国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0.9%,同比增长2.6%,有13个城市的成交量出现了环比增长。业内人士分析道,预计年底市场成交量仍会比较乐观。 |